很多人迷失在自己的迷宫配资系统,转来转去逃不出惯性思维的影响,最终还是自己限制了自己。
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和角度不同,会产生不同的感触。但每个人都认为自己认识的是对的,自己的感触是真实可靠的,甚至自己的想象都是非常可靠的。越是这样认为,就越容易创建自己的迷宫,整天迷失在里面,无法自拔。人就是这么回事,总是认为自己看到的是真实的,自己感受到的是真实的,而所谓的客观事件又并不是那么可靠,很容易给人们造成错觉。甚至客观世界本身是虚假的,只不过人们感觉比较真实而已。至今为止,人类无法破译生死的谜题。无法确认客观世界到底是真实还是虚假的。倘若以科技手段来确认,那么世界一定是虚假的,而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就是一种自己创建迷宫的认识。每个人都迷失在自己创建的迷宫里,总是走不出去。虽然人的意识并不是完全封闭保守的,可以和别人沟通和交流,可以读书获得信息,可以在网络上获得信息,可以自己思考,但人类有自身的认知局限,这种局限就是自己的迷宫。俗话说:“人类一思考,上帝就发笑。”人类永远无法理解上帝,但上帝可以理解人类。似乎上帝和人类生活在不同的维度上,上帝的维度比较高,属于高级智慧生物,而人类生活的维度比较低,只能靠各种感官来感知世界,而各种感官要有一定的限制,超出人类视觉范围人类就看不到了,超出人类的嗅觉范围,人类就闻不到了,超出人类的听觉范围,人类就听不到了。其他的感觉也是如此,总是在一定的范围内才能感知到,超出这样的范围就感知不到了。
展开剩余71%人类的认知能力非常有限,但每个人活在自己认知的迷宫里,感觉自己的认识是真实的,甚至感觉世界是真实的,其实世界是虚假的,人的感觉也靠不住。人出生之后,大脑一片空白,逐渐接受外界刺激之后会形成认知经验,但每个人的认知经验都是不同的,认识世界的方式和角度也是不同的。明明是大致相同的人,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认知系统呢?就好像人类的大脑是一台计算机,很多人的大脑都是计算机,但为什么装的操作系统是不一样的呢?运行起来也不一样。或许每一个人都是上帝创造的独特的一个,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产生了独特的认知系统,而这种认知系统是以感官感触为基础的,形成了经验,进而形成了系统,其实这样的系统具有偏颇性,具有个性,甚至是错误的,但人自己认为是正确无误的,还要依赖这样的系统来认知新鲜的世界,认知不认识的人。人在长大的过程中,会受到社会规则的驯化,而这种驯化是不自觉的行为,因为社会文明已经发展到一定的程度,会影响到每一个人。人要想生存和发展,就要接受社会规则的驯化,要在小的时候进学校读书,长大之后接受资本的雇佣,哪怕被压榨、被剥削,也仍然要工作挣钱,不然就无法生存和发展。这种逻辑本身就是一种迷宫,很容易让人们进去了出不来。
人们一辈子都在工作挣钱,挣了钱之后消费,似乎只是人生的匆匆过客,什么都带不来,什么都带不走,只有体验是真实的,而这种体验又往往带有个性偏差,变得不可靠。可是,人又能怎样呢?因为世界是不可能被人类全部感知的,人类只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去感知,甚至读一本书只会读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,而不感兴趣的内容却往往忽略。认识一个人也是如此,往往会认为这个人怎样,而事实上却不能完全理解这个人。人性是复杂的,绝大多数人都会表演,把自己光明的一面展现给别人看,把自己丑陋的一面巧妙地隐藏起来,不被人看见。越是这样,人类社会就越虚假,因为每一个人都在表演,而真实的自我却慢慢消失了,或者说隐藏不见了。倘若一个人活得比较通透,不追名逐利,比较自由,就会被人视为不正常。因为社会已经变得功利化,每个人都在追求功利目的,也都在做富有功利的事。倘若有人主动抛开名利的羁绊,不再追名逐利,就会获得一定的自由,起码精神获得了自由,但不被很多世俗的人理解,因为世俗之人完全迷失在自己创建的思维迷宫里,或者说迷失在社会规则创建的迷宫里,不可能超出红尘,不可能“跳出三界外,不在五行中。”
即便是伟大的科学家,也有自己的认知局限,只会在自己研究的领域比较出名,而对于其他的领域,却往往认知不够,没有多少知识和文化。研究原子能的科学家,不可能是一个艺术家,研究艺术的不可能成为核科学家。研究文艺的不可能成为数学家,研究数学的也不可能成为文艺家,倘若有人是个通家,那么只能是在各个学科之间游走,感受各个学科内在的魅力,掌握各个学科的皮毛知识,而不可能在每一个领域深入研究。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平时喜欢拉小提琴,但并不能说他是一个小提琴演奏家。意大利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帕格尼尼本身是一个音乐家,但并不能研究物理学,当然在演奏领域也只是拉小提琴,其他的乐器并不是都擅长,唱歌也不一定很好。每一个人都有认知局限,而社会层面的学科很多,知识和技能很多,不可能被所有人掌握,即便是智慧的人,或者说智力超长的人,也不可能掌握所有学科的知识和技能。人当然要打开认知局限,要打开视听,多听别人说话,多学习别人的长处,多读书,多看报,多获取网络上的信息,进行综合分析,才能有所长进,但仍然是在认知局限内活动,并不可能超出自己的认知迷宫。
自己的思维构建了认知的迷宫,多获取信息之后,这种迷宫无非扩大了一些而已配资系统,并没有完全轰然倒塌。学哲学的似乎比较智慧,但学了哲学就会知道,并不一定智慧。不学哲学还觉得很清醒,学了哲学就觉得很迷惑,甚至越学越乱,觉得哲学是让人迷惑的学科,而不是让人智慧的学科。如此来看,每一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主观世界里,认为自己的认知才是正确无误的,当然就会创建自己的认知迷宫,无法完全逃脱了。
发布于:河北省长宏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